摘要点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梁赛, 邢泽霖, 钟秋萌, 易梦婷, 杨雪莼
    2024, 44(1): 170-177.
    煤炭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和工业原料,快速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化导致了煤炭稀缺性问题的出现。然而全球供应链对煤炭开采稀缺性的驱动机制(如关键地区或部门和关键贸易关系)尚不清晰,无法为缓解煤炭稀缺性的政策决策指出着力点。从生产端视角量化了各地区煤炭开采稀缺性,并结合全球环境扩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消费端和中介端视角识别全球供应链中驱动煤炭开采稀缺性的关键地区或部门和贸易关系。结果表明,英国和挪威等地区的生产端煤炭开采稀缺性最为突出;在消费端视角下,罗马尼亚的公共行政和国防服务部门等对全球煤炭开采稀缺性有重要驱动作用;在中介端视角下,中国的焦炉焦炭部门等对全球煤炭开采稀缺性的供应链隐含流动有重要传输作用。本研究同时识别了关键的国内和国际跨部门贸易关系。研究结果从多视角为缓解全球煤炭资源短缺的政策决策指出着力点,为地区部门间合作以减缓全球煤炭开采稀缺性提供科学支撑。
  • 王龙可, 马平平, 张明
    2023, 43(6): 4-12.
    绿色金融发展能够优化经济发展模式,赋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基于2006—2019年中国252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发展会显著抑制碳排放强度,稳健性检验的研究结论与之一致;能源结构转型是该影响效应的重要作用渠道;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绿色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城市和低技术发展水平城市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强。根据实证结果,从完善能源结构转型顶层设计、搭建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体系、健全绿色金融风控能力建设4个方面,为构建系统的绿色金融体系提供相关建议。
  • 张思露, 郭超艺, 周子乔, 潘羽杰, 马啸天, 戴瀚程
    2024, 44(1): 6-13.
    选择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和贵州5个煤炭主产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省级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从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视角,分析不同碳配额方案下的煤炭脱钩、贸易隐含碳及经济损失,旨在为煤炭主产省的低碳转型路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碳中和政策显著推动各省份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的脱钩。从生产者责任视角分配碳配额时,煤炭主产省将会遭受严重的负面经济冲击,尤其是山西(58.3%)和内蒙古(65.3%);东南部发达省份则会从中西部省份进口高碳密集型的商品来实现碳减排。当从消费者责任视角分配碳配额时,我国整体GDP损失将降低,煤炭主产省将会有更长的转型发展时间,但仍然需要尽快转型,以免被困于高碳和能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中。
  • 袁显平, 崔伟
    2023, 43(6): 101-107.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煤炭企业尤其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保护生态环境。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既能展示煤炭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与成果,同时也能推动生态环保事业发展。为此,应用文献法与调查问卷法,研究并构建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并以ST煤业为例,应用与检验了该体系。即结合文献研究和ST煤业相应信息披露实际,初步确定了披露指标;随后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和指标筛选,构建了包含“环境财务信息”“环境责任信息”等6个一级指标和对应的33个二级指标的“煤炭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并认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多以独立环境报告为载体。对比分析了所构建的披露体系与ST煤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际,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该指标体系可为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以助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
  • 高俊莲, 张佳琪, 张博
    2023, 43(7): 4-10.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费国,煤炭一直以来发挥着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然而,2021年以来煤炭供应紧张、煤炭价格飙升、“拉闸限电”等现象凸显了国内煤炭市场的脆弱性与波动性。为使我国宏大体量的煤炭市场发挥出应有的规模效应,有效解决煤炭产运储销不协调、供需匹配程度不足、市场稳定性不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有限等问题,应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煤炭大市场。本研究在梳理我国煤炭市场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建设全国统一煤炭大市场的需求,从煤炭市场分割、市场交易标准、市场化机制、要素市场建设及产业链供应链等5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全国统一煤炭大市场构建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陈安会, 杨志伟, 王兴华
    2023, 43(6): 52-57.
    山东省是全国第一大供热需求大省和第二大电力需求大省,煤电承担着主要的供热和供电功能,探索燃煤热电行业减煤是减污降碳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研究燃煤热电在污染物和碳排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燃煤热电行业减污降碳发展的多种路径;并从淘汰落后产能、解绑热电产能、退出机制和行业监管等方面,提出减污降碳的政策性建议。
  • 王永利, 周含芷, 姜斯冲, 贾舒婷, 张云飞, 于同伟, 闫振宏
    2023, 43(7): 19-28.
    全国统一能源市场是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大市场,就是要在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的目标下,进一步健全各主体交易体系,多层次统一电碳市场体系;然而,电碳市场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多样化,给构建全国统一能源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能源领域“双碳”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必须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而可再生能源机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需要综合能源系统来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如何科学衡量各主体对于经济发展、碳减排的贡献度成为了一项亟需解决的难题。立足电碳协同市场大背景,通过构建混合博弈模型,在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并在综合考虑碳减排和经济效益边际贡献的基础上,提出改进Shapley值法,激励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参与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
  • 任露丹, 曹薇, 程璐璐
    2023, 43(6): 94-100.
    基于2009—2021年16个煤炭资源型区域,聚焦于煤炭产业、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利用熵值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煤炭产业跨区转移给居民健康带来“惊喜”还是“隐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 煤炭产业经济发展不利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且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② 生态环境在煤炭产业与居民健康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③ 煤炭产业对居民健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和生态环境的中介效应因煤炭跨区转移行为而存在差异,煤炭产业在跨区转入地区整体上促进了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呈“U”型的非线性关系,而中介效应在煤炭跨区转入地区不再显著。
  • 耿海军, 张宪鑫
    2023, 43(7): 52-5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提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 未来,碳交易市场建设是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建设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大型集团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实践经验为出发点,描述了碳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创新性、开展的必要性,以及实践过程的关键环节、思路、效果,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从企业的角度,强化“双碳”管理,探索落实“双碳”工作新途径,将节能降碳的理念贯穿企业生命周期内。碳管理体系作为减碳的管理手段之一,为开展碳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建设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碳交易市场提供设计思路。
  • 吕涛, 黄燕, 孟祥蕴, 王兴宇, 陈燕倩
    2024, 44(1): 162-169.
    电力短缺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对极端天气下电力短缺的讨论不断增多,如果处理不及时,这些讨论极易演化为网络舆情,可能引起社会恐慌,造成不良影响。以“郑州暴雨”和“四川限电”事件为例,基于微博文本,采用LDA主题模型和情感分析方法,分析了电力短缺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电力短缺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电力短缺成因及保供恢复、电力中断次生灾害及救助需求是网络舆情的核心主题;网络舆情热度一般经历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公众情感会随着电力短缺程度、范围的扩大变得消极,并随着电力供应恢复转向积极;“极端天气-电力短缺-舆情爆发-电力保供-舆情缓解”是极端天气下电力短缺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结合以上研究结果,从舆情监测、舆情引导、舆情疏导3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武沅林, 王天日
    2023, 43(7): 71-77.
    为实现“双碳”目标,建立协同减排政策,选择晋陕蒙资源富集区为研究对象,并构建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以探究晋陕蒙省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转移的特征,分别计算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其他省份之间隐含碳排放的转移量以及三省之间的相互转移量,为地区碳减排责任的界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晋陕蒙地区利用自身的能源储备,向其他省市提供了大量的高耗能、高排放产品;晋陕蒙通过省际贸易对其他省份输出的隐含碳排放高于其他省份对晋陕蒙三省输出的隐含碳排放,对其他省份的供应主要集中于煤炭采选业和石油、炼焦产品、核燃料加工业,满足了其他省份的部分产品需求,但同时也给晋陕蒙带来了一定碳排放压力;在晋陕蒙三省之间,山西与内蒙古承担了陕西在电力、热力方面较大的碳排放压力。
  • 叶静, 叶春
    2023, 43(6): 13-18.
    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以及煤电稳定可靠灵活性高的特性,使得煤炭与煤电将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以及稳定运行过程中仍具有较长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兼顾减碳与能源电力保供、经济可持续与系统成本最优,在分析煤电协同供应链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煤电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可实施方法及路径;并从机制、信息、资金以及考核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袁家海
    2023, 43(6): 1-1.
  • 王玉明
    2023, 43(7): 64-70.
    在深入剖析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涵盖4个维度9个具体指标的煤炭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科学评测23家煤炭业上市公司4个维度及综合指标投资价值;又运用聚类分析法,进一步将所选23家煤炭业上市公司分成3类投资。在此基础上,对煤炭业经营者进一步提高自身投资价值和资本市场投资者科学投资决策提出相关建议,助力煤炭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资本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 李崇茂, 陈泽长
    2023, 43(7): 87-96.
    能源安全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至关重要,各国特别关注和重视在重大突发事件下的国家能源应急管理问题。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已建立了以“一案三制”为基础架构的能源应急管理体系。针对能源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归纳和体系梳理仍较少。从组织体制、响应机制、法规预案、能源储备4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美国和日本典型能源消费国家的能源应急管理体系核心内容和重要经验。基于这4个维度,对中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和总结,并通过与美国、日本进行案例比较,认为我国应重点构建全方位、多品类的全过程能源应急管理体系,从划分应急事件类别、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设能源储备体系等具体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实用性、及时性和稳定性,以提升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水平,切实保障国家安全。
  • 王圣
    2023, 43(6): 19-22.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煤炭控制和管理工作是引领并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在阐述新型能源体系独特内涵与鲜明特点的基础上,从源头控制、技术控制、总量控制、经济政策、消费结构调整等5个方面,阐述了煤炭控制和管理五位一体框架与内涵,并对新型能源体系下煤炭控制与管理进行思考。提出洗煤是源头控制关键,重点区域执行更有力的污染治理措施、提高电煤消费占比、重点控制非工业用煤等对策建议。
  • 魏一鸣
    2024, 44(1): 1-1.
  • 陈宗法
    2023, 43(6): 23-27.
    进入“十四五”,国际能源危机、国内拉闸限电的发生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使得煤电迎来了新的转机,煤电未来的发展方式引人深思。首先叙述了煤电在“十四五”前期为能源保供与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牺牲、面临的困难。然后分析了煤电在“十四五”中后期随着政策导向、电力规划及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而迎来转机的客观性。最后从煤电企业、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及国家政策等4个方面,为煤电在新环境下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提升煤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确保能源保供提出一系列对策与建议。
  • 周伟梁
    2023, 43(6): 66-72.
    新疆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能源资源大省,在应对外部冲击并从中进行恢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依赖于能源消耗。为了科学探索新疆经济弹性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以及该关系在时空分布上的规律,以指导各地州市经济绿色发展,依据经济弹性理论,建立抵御、恢复、组织、更新4个维度的经济弹性体系,在对新疆14个地州市经济弹性与能源消耗进行脱钩指数测评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对脱钩状态的时空冷热点聚集态势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首先,新疆经济在应对外部冲击时,主要依靠能源消耗带来的效益;其次,在脱钩苗头初现的地州市,培育孵化代替性产业;最后,新疆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逐步呈现出地理聚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 李帆琪, 谭青博, 赵洱岽, 吴学辉, 宗海静, 谭忠富
    2024, 44(1): 14-22.
    我国西北虽沙戈荒遍及,但具有丰富的风力、光照、煤炭资源,通过特高压通道将“风光火”电力打捆外送是解决新能源与负荷分布矛盾的重要途径。以弃风弃光最小为目标,构建日前-日内多时间尺度耦合的“风-光-火”打捆外送优化模型,确定“风-光-火”打捆外送过程中煤电机组外送最优出力,进而计算煤电机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算例结果显示,通过“风-光-火”打捆外送,减少了弃风弃光发电量,增加了新能源外送绿证收益,减少了煤电机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莫馥榕, 张健
    2023, 43(6): 35-42.
    随着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构建,我国面临着电力安全保供的新形势。设立电煤公共库存,在负荷高峰期为电厂提供短期燃料补充,充分发挥煤电的兜底保供作用,对保障我国电力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华中地区电煤库存特点的基础上,以社会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电力平衡和电煤运力约束,构建了极端天气下需求激增的电煤公共库存决策模型;基于华中地区实际数据对电力需求激增所需建立的公共库存容量及数量,进行了算例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高电力需求持续时间与运力供给对公共库存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电力需求与低运力供给条件下,相较于电煤供给不足引发拉闸限电带来的经济损失,公共库存的建立具有成本优势,能够有效地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保障华中地区的能源电力安全。研究结论也可为我国其他区域设立煤炭公共库存提供参考。
  • 房旭辰
    2023, 43(7): 111-117.
    探讨如何运用数智技术为煤炭企业的应急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与效能。首先对数智技术和赋能的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借助应急管理“4R”理论分析传统煤炭企业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分别从智能风险识别、实时监测和预警、智能应急预案、虚拟仿真培训、智能资源调度、信息共享和协作6个方面构建数智赋能的煤炭企业应急体系,针对实施过程中的挑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进一步激发数智技术的赋能作用,推动煤炭企业应急体系建设。
  • 康琴, 栗继祖
    2023, 43(7): 105-110.
    为了研究领导-成员交换对矿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引入工作倦怠和互动公平作为中介变量;运用SPSS26.0 软件对 300 名矿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处理、AMOS26.0 软件构建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对矿工反生产行为影响的最优结构方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质量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倦怠,正向影响互动公平;工作倦怠、互动公平对矿工反生产行为分别有显著正向、负向影响;工作倦怠、互动公平分别是领导-成员交换与矿工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
  • 吴梓凤, 边超, 张浩楠
    2023, 43(6): 43-5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严峻的电力保供挑战,探索促进煤电转型的容量价格机制是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必要措施。首先分析了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机制的主要运作特点,结合中国实际状况,进行“本土化”分析。然后以典型煤电机组为例,基于平准化发电成本(LCOE)和新进入成本(CONE)核算方法,设定6种场景,分析煤电有效容量的平均补偿价格水平;并进一步通过模拟电力系统运行特性,讨论结合用电负荷峰谷特性的时段性容量补偿价格浮动机制的应用。最后从容量机制的选择、容量价格的设定及调整等方面,为完善激励煤电可靠保供容量服务的价格机制提出参考建议。
  • 李照源, 赵鲁涛
    2023, 43(7): 11-18.
    能源市场建设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初步形成市场化发展格局,提高了天然气供应安全性,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但面对天然气统一市场建设中的阻碍,仍需进一步理顺各经济主体关系,激发市场活力。结合欧美等地区先发经验,深入调研我国天然气产业形势,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同步发展实体交易枢纽和虚拟交易枢纽,提高天然气流通效率;推动提升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量,在竞争中形成基准价格;加快上线天然气期货产品,提供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先管网独立、输销分离,后通过控股融合、参股融合、运营融合等多种方式,将地方管网融入国家管网公司统一调度;鼓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和市场定价,在气气竞争中形成基准价格指数;加快制定出台政策及标准,建立统一的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
  • 王金刚, 陈昊宇
    2023, 43(7): 34-39.
    分析了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大市场背景下,煤炭电力大型央企面临能源安全保供以及深化改革的任务挑战,迫切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数字化提升管理水平将成为企业价值实现的必经之路。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理论依据,结合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运销储用”数字化智能运营平台的应用实践,提出在能源供给畅通的前提下,实现能源经济与数字经济双轮驱动,以煤炭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为准绳,坚定不移地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建立新型煤炭供应保障体系,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 李丽, 陈莉娜
    2023, 43(6): 73-80.
    资源型城市凭借特有的资源禀赋,为中国工业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长期粗放式的发展,引发了资源储量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这些城市的转型发展。基于此背景,选取延安市为典型案例,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的实践困境,并建立延安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设计自然发展、产业优化、绿色低碳、资源节约、创新推动、复合发展六大转型路径,为延安市资源型经济转型探索最优路径。模拟结果表明:复合发展路径对延安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更为显著,能更好地为延安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助力。最后从该维度出发,提出促进延安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建议。
  • 李政, 孙铄, 麻林巍
    2024, 44(1): 59-65.
    对现有研究中对能源行业甲烷排放开展估计的方法进行梳理,分别总结了测量技术、被测对象、数据处理方案、排放源特点刻画及概率方法的引入等环节上的进展,并概述了现在中国能源行业甲烷逃逸排放估计存在的不足;同时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开展针对性研究的方法框架。研究发现,不论是煤炭领域还是油气领域,社会能源总需求对甲烷逃逸排放量的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减排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着广阔的减排潜力。为了进一步推进能源行业甲烷逃逸排放减排,应注重社会能源消费结构的调节,引导煤炭和油气总需求平稳下降;加强减排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充分发掘减排技术的潜力。
  • 刘虹
    2023, 43(7): 1-1.
  • 林圣华
    2023, 43(7): 46-51.
    构建能源-电力-碳互动关联的统一大市场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必然要求,探讨欧盟能源危机背景下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及影响对我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厘清欧盟碳交易市场机制设计及其跨市场联动关系的基础上,量化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与欧盟能源价格波动性与宏观经济波动性状况,通过对比,深入把握欧盟出现能源危机及衍生社会经济风险的原因。总结相关经验教训,为我国多向互动的能源领域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 翟晓月, 赵公民, 武勇杰
    2024, 44(1): 227-234.
    运用高阶梯队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短视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管理者短视会对企业ESG表现产生负向影响,这一影响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同样成立,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和企业规模较小时更为显著。中介机制检验发现,管理者短视通过削弱企业创新、增强企业融资约束2个渠道对企业提升ESG表现产生内在阻碍和外在制约。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ESG表现影响机制的有关研究,有利于搭建并完善管理者个人特质对企业ESG表现的作用路径。
  • 张凤, 聂雪琪
    2023, 43(7): 57-63.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经济、能源、生态环境三系统相互制约,彼此促进,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三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将经济-能源-生态环境看作一个结构复杂并具有耦合关系的开放型系统;建立三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三系统耦合协调模型,计算2016—2020年山东省及16地市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空间集聚程度,结果显示:山东省三系统协同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耦合协调度呈逐年增长态势;山东半岛16地市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空间上大致呈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16地市耦合协调度趋向随机分布,空间分布集聚效应较弱。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现阶段促进三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 赵长红, 周瑞瑶, 张李琳, 黄辉
    2023, 43(6): 58-65.
    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传统发电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发展新能源的主力军,需要积极推进低碳转型进程,同时还需承担起电力安全保供的社会责任。以企业火电装机占比30%为阈值,选取31家发电上市公司,构建了包括经济支撑、制度保障、转型进展和技术投入4个维度以及19项指标的低碳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CRITIC客观赋权法,对发电上市公司“十三五”期间转型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转型进展维度权重最大,占31.8%;其次是制度保障,占30.2%。排名前三位的发电上市公司是吉电股份、华电国际以及国电电力,原因是在“十三五”期间的转型执行力度较强,火电装机占比较低。为此,提出如下建议:① 设立专项低碳转型基金,用于支持转型过程中的各项支出;② 扩大报告披露的程度以及提高披露的质量;③ 加快清洁能源发展;④ 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力度。
  • 赵丽霞, 张文琪, 白倩
    2023, 43(7): 78-86.
    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对2011—2019年全国30省市的煤炭利用生态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煤炭利用生态效率评价存在显著影响,剥离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的干扰后,大多数省市的综合效率得到提高,纯技术效率提升至0.9以上是关键所在,而规模效率的改变使除广东外的29个省市均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煤炭利用生态效率在地区间差异明显,呈“东部>中部>西部”态势。通过对Malmquist指数分解可得,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与技术进步基本保持同频,且效率提升的关键节点大多与国家政策调控有关。因此可从加强信息的省际联动、推动煤炭绿色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规模集群、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等方面着力提升地区煤炭利用生态效率。
  • 谭旭红
    2024, 44(1): 32-39.
    碳交易权是指对企业或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能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限制,并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和转让,以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控制。伴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成熟,预测碳交易权价格的准确性对于相关利益相关方具有重要意义。为预测碳交易权价格的未来走势,通过利用历史数据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EMD-LSTM方法,进行能源企业碳交易权价格的预测研究。在方法上,通过与RNN、LSTM模型进行对比,EMD-LSTM模型在该预测中更有优势,其R2数值分别为0.617 7、0.950 4、0.955 2;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并进行预测时,EMD-LSTM模型预测准确性更高。
  • 刘宇, 张硕, 梁栋
    2024, 44(1): 79-89.
    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城市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促进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提升,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安慰剂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城市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城市产业结构、降低城市化石能源消耗来提高城市碳排放效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城市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中西部城市以及资源型城市的碳排放效率。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推动绿色财政体系建设和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 唐葆君, 许沛昀, 于芳, 王翔宇
    2024, 44(1): 90-99.
    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电力基础设施之一,特高压电网稳步发展,有效促进了清洁能源消纳以及跨区域电能替代;但要全面推动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仍需在其自身上量化减碳效益,挖掘减碳潜力。首先,以特高压交流工程为例,从建造环节直接碳排放以及运行环节间接碳排放2个维度,分别应用LCA模型、LEAP模型、电能替代理论和能源清洁替代理论,构建特高压交流工程碳排放测算及优化模型。之后,将此模型应用于一具体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案例中,在分析该工程所在省份电力供需情况基础上,进行真实案例的碳排放核算及减排潜力评估。最后综合对“源-网-荷-储”中“网”的研究,对整体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化发展提出建议: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具有较大减排空间,应发挥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拉动作用,优化送端发电结构,建立“源-网-荷-储”低碳绩效评估体系,提升电网整体低碳绩效水平。
  • 王红蕾, 聂勋, 胡玉杰, 李澄江
    2024, 44(1): 107-121.
    随着大量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和电力负荷需求的增长,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下降。共享储能系统可以遏制微电网供需双侧的不确定性,从而引起广泛研究关注。提出一个“源-荷-储”协同调度的双层模型,以解决电力供需双侧不匹配问题,促进电网经济运行。上层模型求解共享储能系统的最优配置,而下层模型则求解多微电网系统的最小运行成本。为促进微电网间、微电网与共享储能之间的功率交互,采用了基于交互贡献度的利润分配方案。结合电力市场情况,设计了5种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方案3中共享储能比方案2中独立储能的容量配置降低了62.4%,MMG运营成本降低了46.8%;而在方案5中进一步考虑了需求响应之后,相当于增加了等效的虚拟储能容量,使得此方案下共享储能的容量配置相较于方案3降低了31.8%,MMG运营成本降低了40.2%。
  • 魏际刚, 漆云兰
    2023, 43(7): 29-33.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煤炭物流是煤炭流通的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我国煤炭物流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有效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煤炭物流市场存在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严重,环节过多、链条过长,综合服务能力偏弱,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偏低等关键堵点,导致物流成本偏高,制约煤炭要素自由流动和煤炭经济畅通循环。应坚决打破煤炭物流地方保护行政性壁垒,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此,要加快完善煤炭市场交易体系,优先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鼓励煤炭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大力发展第三方煤炭物流,建设统一、共享煤炭物流信息系统,推进煤炭物流现代化、体系化、绿色化发展,促进煤炭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全面推动我国煤炭能源市场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 戴盈, 余碧莹, 杨星义, 陈景明
    2024, 44(1): 129-140.
    针对当前缺乏煤化工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相关研究,且未综合考虑多种生产方式、常规绿色技术与突破性绿色技术等的不足,以满足未来产品需求为约束,在综合考虑政策规划、技术进步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国家能源技术煤化工模型(C3IAM/NET-Coal Chemical),以成本最小为目标,对未来煤化工行业低碳转型路径进行优化,并分析了其能耗及CO2排放。结果表明,同时推广大型煤气化技术、低压甲醇合成技术等常规绿色技术和CCS技术、绿氢与CO2制烯烃技术等突破性绿色技术是煤化工行业最优的低碳转型路径。